
近期開始著手創作,自由、前衛、實驗類的爵士變成我最愛的類型之一,沒有事先安排、沒有刻意的橋段,完全由心而生的即興音符演奏。
繼續閱讀
《淨化萬事屋》(Room Laundering)是一部日本的奇幻喜劇,是我在「台北金馬影展」看的其中一部片。全片充滿著黑色幽默,並用《艾蜜莉的異想世界》配樂風格的奇幻華爾滋來滋潤,再用溫馨的親情與友情來包裹著,看完讓人感覺既溫暖又平靜,既搞笑又窩心。 繼續閱讀
2016年即將來到尾聲,首先筆者先引用著名的已故美國歌手、作曲家與鋼琴表演家妮娜·西蒙(Nina Simone)的名言「藝人有責任呈現當代現況」。筆者也將根據Vinyl Factory所選出的2016年最獨特20張黑膠專輯,來反映這一年的各種色彩。 繼續閱讀
由日本製造的鼓機TR-808創造出無數的經典電子音樂,更透過嘻哈文化的靈魂人物DJ Afrika Bambaataa,用一首1982年的歌曲Planet Rock,奠定了嘻哈一詞的基礎與Electro Funk的啓蒙。 繼續閱讀
想像現在是1997年,野獸男孩正值光輝歲月,準備他們的第五張專輯《Hello Nasty》,這個時候卻突然聽到浩室音樂出現,法國的雙人組合的首張專輯正好初登場。如果當時的野獸男孩向湯瑪斯·本高特及蓋-馬努爾·德霍曼-克里斯托,提出聯合製作《Hello Nasty》的話,這將會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創舉。
創立於1939年的爵士樂傳奇廠牌Blue Note,在1992年發行了一張群星專輯《Blue Funk》,將爵士樂融合了深層的放克與靈魂樂。這張作品透過採樣60、70年代的放克與靈魂樂的節奏,搭配爵士的主奏,融合出新的風格組合。過去最常使用放克節奏採樣手法的是嘻哈音樂,以放克的間奏當做背景節奏,以饒舌當做主奏。